让思维更有粘度pdf

图书网 2019年3月28日12:21:19
评论
1.7K
摘要

《让思维更有粘度》是一本宏篇巨著,作者刘如江是新商业模式的领导者,他用5年时间,调研全国12个行业、20门学科、120种工作,总结出了53种思维策略,通过这些新思维,来捕获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商机。作者的调研一经发表,就引起巨大反响,在凯迪网获得超2000万点击。
在当下分享经济的浪潮里,到处都是机会,到处都是有想法的人,到处充斥着创业的冲动,只有打破传统的思考方式,对思维进行彻底的洗牌的人,才能准确捕捉到时代红利,快速上位!
世界上的每个城市,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要想改变,只要一步:转变观念!
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社会,给了每个人改变自己的一次机会,如何抓住这次机会,关键在于你是否拆掉思维里的墙,是否用新的思维模式武装自己。
全书梳理了工业发展、资讯发展、人文科学、历史文化、商业创新等背后的思维演变,推倒出符合当下主流社会的智能化思维策略,帮助读者更好捕捉更多商业机会。
在这样一个满大街都是商机的时代,你还没能够抓住机会,那你就真的彻底出局了。

让思维更有粘度 内容简介

享经济时代来临,所有商业行为都在遭受冲击,依靠传统的经商模式,已经很难在社会立足。忠厚老实的上班族按部就班工作,已经很难发家致富了。要想求新求变,在主流社会顺势而为,首先需要拆掉思维里的墙。

作者用5年时间做准备,考察了10多个行业,120种工作,利用大数据总结出了一套符合主流趋势的全新思维。通过思维空间,让人了解古往今来万物演化的规律,在资讯丰富的年代避开信息孤岛,懂得辩证思维和拓展思维;让人们在当下读懂互联网精神,学会用大数据库、超链接、可视化思维、人机互动的思维方式变得非常重要。每一个人的思维框架都有自身的局限,只要你跳出陈旧的思维怪圈,看到的世界和遇到的机会会大不一样。

让思维更有粘度 目录

自序 智能化时代,我们需要何种思维

第一章 思维的进化和推理

1 什么是思维的四维时空

2 万物进化链和道

3 大进化视野下的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

4 万物演化层面的无中“生”有

5 远离碎片化思维,让智慧涌现

6 思辨、实证与直觉,能看透一切?

7 孤立的合理与叠加的不合理

8 可行性方法论体系

第二章 思维的演化与信息孤岛

9 “刺激—反应”模型,实现思维进化的一把利器

10 交叉感染效应,思维演化过程中的双刃剑

11 通俗文化的传承,让思维得以复制

12 信息孤岛化和影响力

第三章 思维辨证和陷阱

13 二分法极化思维,貌似极致背后的陷阱

14 既要立场主义,还须统御全局

15 传统悟性文化,更须精细化和过程管理

16 让读心和沟通交互,来破除彼此间的谬误

17 人人相轻,碎片化思维的一张画皮

18 如何有效破解地域攻击和统计学歧视?

19 一俊遮百丑、成王败寇与以偏概全

20 只分有无,没有概率,容易导致思维张弛无度

21 莫在因果关系上乱点鸳鸯谱

22 从文明演进看实践至上主义的局限

23 见招拆招文化与救火队员思维

24 概率观念庸俗化与侥幸主义思维

第四章 思维拓展和工具

25 工具,人类能力的补充和延伸

26 模型,真的等于真理吗?!

27 摸着石头过河与GPS精准导航

28 生态式思维,通达彼岸的一座桥梁

29 知识“小宇宙”与马太效应

30 钟摆式思维,帮您纠偏的一把利器

第五章 互联网思维和红利

31 用互联网精神来重塑新思维

32 大数据库思维,通往财富的必由之路

33 树状关键词链,帮你理解世界知识

34 超链接思维,互联网赋予的时代红利

35 大数据时代与中国人的机会

36 可视化思维,让你彻底改变

37 人机互动思维,直通智能化时代的主流思维

第六章 思维精进和几何素养

38 求真到什么程度,就能精进到什么地步

39 培养数理与几何素养,才是王道

40 传统书画艺术与思维模式的折射

41 内斗要内行,外斗要擅长

42 劣币驱良币的痞子与刁蛮文化

43 短平快的实用主义,实用范围究竟有多大?

44 注重知识而非方法论,传统教育的盲区

45 榜样和山寨,同质化思维的两难择决

46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横在思维链面前的路障

47 竞底、攀比与使绊,不良竞争思维的罪与罚

第七章 思维的弹性和联想

48 我们为什么会遭遇“QQ群困境”

49 权利义务关系越扭曲,社会道德越沦丧?!

50 你的“理性”在他人眼里可能荒唐可笑

51 望子成龙,是把梦想推给下一代?!

52 为什么有人会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53 撞了南墙就回头是聪明人所为吗

让思维更有粘度 精彩文摘

大数据时代与中国人的机会

核心提示:人类所有的知识、经验和科研成果,都是以碎片化形态存在的大数据。在四维时空结构的指导下,这些东西犹如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矿藏,可以按照一定逻辑,从中找出某些隐藏着的脉络及规律。还可以逐级提炼、组装,或者像搭积木那样创造性排列组合,进而产生明显的加速效应。物质世界存在着进化链和创造链,大数据挖潜同样如此。

中国人的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这种特征的思维往往会滑向大而化之的境地。在各细分领域数据已经呈现“大数据特征”的前提下,这种思维也绝非一无是处,是比较适合用来做数据挖潜的。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更多走的是“细分差异化”的路子,并以此为基础不断跑马圈地、开拓创新。他们整体上的受教育程度和科学素养都比较高,五六百年来在具体问题上面的突破都异常惊人。

如果你将前人所思考过的一些细节,所取得的突破,汇集成一个“大数据”的话,你会发现绝大多数具体内容,前人都已经说得十分到位了,你根本不太可能超越什么了。他们只是谈的不太系统,只是在这些东西的排列组合之上可能做得还不是太好而已。实际上这种现象在西方最近几百年来所积累的“数据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我们谈到的这种现象,貌似不好理解、不可思议,如果仔细分析,实际上还是非常现实的。

第一,某些案例、事情、道理和感悟的发生,虽然都存在着比较苛刻的前提,但毕竟是概率性事件,只是其概率到底有多大而已。我们已知的概率区间,是大于等于零、小于等于一的。现实中的概率,基本也呈现出一种正态分布的特征。很多我们通常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仅仅是概率超低而已。低到了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亿分之一甚至是十亿分之一的程度。

第二,自从人类告别洪荒时代开始,我们这颗蓝色星球上所存在过的个体意义上的人,都是数以百亿计的。这个数量已经构成了天文级的数量基数,只要不是受整个时代科技水平限制而为彻彻底底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某个事情的发生概率为十亿分之一,在历史上或现实中都一定会有人遇到过,甚至利用某种特殊的形式记录了下来。我自己梦过很多稀奇古怪的梦,后来证明相当多的人都梦到过。这都没什么奇怪的,概率和基数使然。

第三,最近几百年来,西方人整体上的教育普及和文化素养程度都比较高。他们做事情更多以“细分差异化”为导向,还都习惯于记录。他们在有记录可考的具体细节方面的突破,其数量和质量都是异常惊人的。这在英文数据库检索当中可见一斑。如果用谷歌来搜索有关英文内容,你的这种感觉将会更加强烈。

第四,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如何将这些近乎完美的“零部件”找出来,按照一定的逻辑和原理搭积木,创造出更加具有传奇色彩、更加富有颠覆效果的东西,就显得极其关键了。

第五,按照西方那些优质且基数庞大的人力资源状况以及传统的“细分差异化”创造与创新理念,再加上信息化的驱使,只需要十多年时间,一个细致入微、功能强大和配套齐全的“零部件库”“总成库”同样能够基本成型。维基百科、IT及人工智能的现状,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1840年以来,我们中国人在相当多的领域也确实发生了很大改观,但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不足还是显而易见的。时至今日,我们在科研创新领域的成就依然不算太理想。这种特征的民族思维所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以中文为基础的“数据库”,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不理想。同以英文为基础的主流数据库相比,只能望其项背,依旧不能同日而语。甚至同日文数据库相比,也还是要差一些。

最近十五六年时间,我们确实是与全球同步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而且数据库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与以往相比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到目前为止仍处于加速发展过程当中。然而非常令人奇怪的是,尽管西方这段时期内,在社科、管理、教育和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重大的突破,你通过英文数据库也可以发现大量这些方面的东西,但如果利用中文进行检索,绝大多数内容却根本看不到。即使偶尔有一点,也是一两句话的介绍,延伸不出什么更多的背景性东西。

按照统计学原理进行推算,我们基本可以认定,整个“中文圈”实际上对西方最近10多年来各个领域所取得的进步,近乎一种无知和漠视的状态。每每想到这些事情,我就不寒而栗。我们不但在数据库的存量,而且在数据库的增量上,跟欧美相比,相差都很远,而且差距还在不知不觉中进一步拉大。尽管我们在个别领域还是有特色和优势的,但这根本弥补不了整体上的弱势,避免不了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时代发展到今天,无论是谁积累和沉淀的东西,大数据和云计算都使其越来越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资源,很多时候都难以分清你我。欧美人发展起来的体系及其对应数据库,也并非他们所独享。对于每个有进取心的个体和群体来说都是开放的,差别只在于你如何对待和利用这些东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普及化时代,尽管中国教学质量和教育体制一直为人们所诟病,引发的争议不断,但无论怎么讲,高等教育的普及都是好事情。虽然我们的创造能力整体上不尽如人意,但在各个领域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基本实践基础方面,以及国人整体上的英文能力,还是能够达到及格水平。这就意味着将某些西方的东西拿过来,大致上还是能够看懂,能够琢磨明白的。

你别小看这个基础,这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一环。这意味着华人圈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士,只要改变一下思路,就可以很好去利用透明和开放程度相当高的英文数据库。在知识整合、数据挖潜和总成制造等方面跑马圈地、高歌猛进。毕竟欧美人士已经在“细分差异化”惯性思维的指导下,制造好太多的优质数据、素材、案例、零部件和总成了。我们并不需要在每一个具体的细节上都重头来过,只需要按照一定的“结构”和“框架”,大力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将其圈过来即可。只是在个别仍需要强化的地方,再进一些适当的补充和深化。

我有位朋友,国内某一流高校理工科毕业。在大型国企和同行的几家顶级跨国公司,都做过技术研发或服务工作,还在一家中等规模的民营企业当过CEO。现在40多岁,自己创业独立运作项目。由于他在圈子里具有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并拥有20多年扎实的职业生涯积累,因此对同行的大量的专利配方理解得较为透彻。

当然,光看一家的专利,你也根本掌握不了什么。但当他将好多家好多个配方放在一起进行比对、然后做拼图,并将结果通过实验验证之后,相当多的诀窍和优化替代方案,就会很清晰地浮现出来。到了最后,他最擅长的事情就是破译某些竞争对手的产品配方,并推出性价比更高的替代性方案。在此过程中,他用的都是公开资源,做的是大数据挖潜,不涉及其他法律问题。

他首先通过自己的理论框架和知识储备,推导出一个可能的方案。然后通过谷歌用英文搜索相关的技术性资料甚至是专利配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确认和优化。个别不太明白的地方向圈内朋友咨询,或者给国际上相关原辅料、备品备件厂家的中国代理商打电话询问。利用这么一个流程,绝大多数问题都可以得到完美解决。他一个人设计配方、委托生产和进行销售,每年轻轻松松赚取500多万的纯利润。当然这种替代性配方,也不可能保守得太久,利润也会逐渐下降,但总归有2-3年的周期。两三年之后再设计一个全新的替代性配方就可以了,反正他对这个在行。

图书网:让思维更有粘度pdf

继续阅读

→→→→→→→→→→→→→→→→→→→→查找获取

经济工具书

超预测 预见未来的艺术和科学pdf

超预测 预见未来的艺术和科学 内容简介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预测:想要深入分析未来、思考是否买股票、制定政策、提出新产品构想,或者只是计划一周的饭菜。这样的思考能让我们受益。不幸的是,人们往...
经济工具书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pdf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内容简介 本书的发表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轰动,有人把它的理论誉为一场“像哥白尼在天文学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一样的革命”。本书为应对193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的经...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