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中国 移动互联与发展中大国的社会变迁pdf

图书网 2019年7月25日13:48:3222.4K

指尖上的中国 移动互联与发展中大国的社会变迁 内容简介

在“互联网+”国家行动计划指引下,移动互联真正激活了“互联网+”,不仅开启大众智慧生活的新起点,也已经成为制造业等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同时能够从社会治理层面促进普惠创新,惠及民生,成为驱动中国创新增长的新动能。

《指尖上的中国:移动互联与发展中大国的社会变迁》由“互联网+”倡导者、成功的实践者之一马化腾领衔创作,以腾讯研究院长期的研究为基础撰写而成。《指尖上的中国:移动互联与发展中大国的社会变迁》从智慧生活、产业升级、社会普惠发展等多个角度,结合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创新业态和典型案例,向海内外读者揭示了移动互联的崛起,连接和赋能于中国的方方面面,清晰呈现了指尖上的中国社会变迁进程,及时代赋予中国,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历史机遇和宝贵财富。对于海内外读者读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发展路径,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指尖上的中国 移动互联与发展中大国的社会变迁 目录

序:与世界共创未来

第一篇 时代畅想

第一章 时代力量,移动互联催生中国范式

一、三十而立

二、西风东渐

三、交融创新

四、中国互联网的一天

五、重心东移

六、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第二篇 智慧生活

第二章 大众消费新逻辑,一种更智慧的生活方式

一、移动互联上的智慧生活

二、现象级网购大国的养成

1.消费升级,经济增长助推器

2.连接鸿沟,农村创业新路径

三、020的商业变革

四、分享经济的黄金发展

1.分享生活风潮乍起

2.一场源于经济剩余的创新

3.分享连接,赋能于人

4.“使用而不占有”的新生活理念

5.产消者的创造力扩散

6.走向海外的中国出行分享

五、迎接更加智慧的未来生活

第三章 创意者崛起,共享科技和人文的连接

一、新社交时代来临

二、人人都是创意者

1.双向的互联网新闻传播变迁

2.更扁平的在线文学崛起

3.知识分享的新萌芽

三、个体娱乐价值最大化释放

1.网络直播:大众创业的鲜活体现

2.短视频:社交新表达

3.网络音乐:诗意的互动平台

4.网络动漫:原创动漫的蓝海机遇

5.网络游戏:绽放“第九艺术”的时代魅力

四、中国文化的国际化发展

1.科技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文化

2.网络文化向国际化深度发展

第四章 场景创新与迭代,构筑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新路径

一、移动支付的创新之路

1.崛起中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2.开创智慧生活新局面

3.条码支付风潮正浓

4.NFC支付蓄势待发

5.传统商业升级的利器

二、“一分钱”移动理财的奥秘

1.宝宝类产品掀起“全民理财”风潮

2.一站式理财平台的兴起

3.证券服务移动化风头正劲

三、普惠金融,覆盖中国的每个角落

1.中国数字普惠金融迈向新征程

2.耕耘资本的荒芜之地

3.众筹,为梦想插上翅膀

四、技术创新的新里程碑

1.人工智能:开启财富管理的全新时代

2.大数据:为金融安全保驾护航

3.区块链:重塑金融基础设施的新力量

第三篇 产业升级

第五章 互联网+制造,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一、“互联网+”制造的燎原之势

1.国家战略号角吹响

2.四大领域成果初现

二、“用云量”成为新风向

1.新工业革命的源动力

2.人工智能的强载体

3.“云上之城”的新格局

三、中国“互联网+”制造的四大创新

1.网络化协同

2.个性化定制

3.服务化延伸

4.智能化生产

第四篇 社会普惠

第六章 平台红利,开启政务服务新生态

一、从人随服务走,到服务随人走的场景革命

1.政务服务开启020模式

2.新用户。新需求

3.无处不在的服务场景

二、基于超级入口的强连接

1.用户在哪里,入口就在哪里

2.从信息公开,到移动即服务

3.建立用户和服务之间的强连接

三、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1.科技广泛应用的盛宴

2.技术与政务的融合没有终点

3.机制创新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四、赋能社会治理

1.指尖上的广泛参与

2.用新技术解决老问题

3.全民共治

五、弥合数字鸿沟的新机会

1.智能手机门槛降低

2.公共服务普惠化

六、智慧民生的中国速度

第七章 人人可公益,互联网公益新力量

一、互联网开启公益新时代

二、重塑公益形态

1.“指尖公益”新局面

2.公益+社交的变革

3.公益透明化的提升

4.大众参与走向创新和多元

三、互联网公益平台的四大价值

四、传统公益机构的转型实践

五、互联网公益的未来畅想

第五篇 未来展望

第八章 引领未来,移动互联社会的时代之势

一、科技创新迎来中国声音

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共生

三、创业创新走向世界舞台

四、新的时代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指尖上的中国 移动互联与发展中大国的社会变迁 精彩文摘

对于国内而言,随着中国城镇化人口的快速增长,出行行业高频加刚需的特点,传统供给的资源瓶颈明显,而分享经济恰恰能够通过新的供给模式,协调城市出行资源的不均衡和信息不对称,从而达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

从2012年初开始,这股出行分享的创新热潮在中国萌芽,以滴滴出行、摩拜单车等为代表的领军企业,不仅在国内风生水起,而且借助其商业模式和技术模式创新,已经开始走向海外,成为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新一极的风向标。

2012年9月,滴滴出行在北京中关村诞生,历经几年发展,当前正向着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以及城市公交等多种出行工具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全力迈进。

2015年,滴滴出行在中国完成14.3亿出行订单。截至2016年12月,滴滴出行平台已覆盖4亿用户,覆盖城市超过400座,日峰值订单量达到2000万+,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平台。2016年春运期间,滴滴跨城顺风车覆盖31省,累积有190万人合乘出行,预计2017年春运期间该数据将增长到840万。①从上下班白领到高校学生,从创业青年到商务精英,无一不享受着出行分享的便利,正在重塑全新的出行体验。

随着2016年“滴滴海外”正式上线,中国游客去美国游玩,即可用滴滴出行App呼叫到美国本土出行分享平台Lyft的运力,而且可以直接微信支付。这意味着,滴滴出行迈出了国际化重要的一步。

而出行分享行业除了滴滴出行的领军企业之外,新的热点频出。从2016年开始,共享单车连接出行“最后一公里”,成为产业和资本的热点。据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中心统计,截至2017年5月底,国内共享单车企业已超过50家。2016年11月到2017年5月,全国共享单车数量增长超过50倍,是公共自行车数量的10倍以上。

不仅创业企业猛增,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共享单车企业密集获得融资。目前融资轮次最高的ofo和摩拜单车更是创造了在70天内融资8次的资本奇观,已经双双成为独角兽。2017年共享单车发展势头依然迅猛,以摩拜单车、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企业极力争做下一个“滴滴出行”。

这意味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体量变大,虽然增长“斜率”梯度放缓,但还有很大空间。像摩拜单车这样的共享单车模式快速成长起来,并且已经在走向海外,推动共享单车成为全球通用语言。

2016年4月22日,编号为“0210019836”的第一辆摩拜单车在上海投放。一年后,当摩拜公司追踪定位到这辆仍在路上的单车时,它已服务了1975个用户、骑行2021次,累计公里数超过4850公里。而它只是摩拜全国众多城市投放的共享单车之一。

摩拜单车于2016年4月在上海正式投入运营。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摩拜单车已进入全球9个国家的超过180个城市,投放超过700万辆智能共享单车,服务超过2亿用户,每天提供超过3000万次骑行,创造了惊人的发展速度。截至2017年4月,摩拜单车的全国骑行总距离达25亿+公里,相当于往返月球3300次,相当于多种了3000万棵树,为地球减少了碳排放量54万吨,减少了17万小汽车一年的出行碳排放量,减少了45亿微克PM2.5。

图书网:指尖上的中国 移动互联与发展中大国的社会变迁pdf

继续阅读

→→→→→→→→→→→→→→→→→→→→查找获取

中国经济

做空中国 是阴谋还是市场pdf

全球对冲基金不宣而战,合力做空中国,究竟是政治阴谋还是市场行为?在当前国内外宏观背景下,中国经济、中国股市、中国人民币真的会被做空吗?严行方编著的《做空中国:是阴谋还是市场?》在具...
中国经济

转型期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pdf

《转型期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作者对国民收入分配从不同收入主体(要素收入、机构部门)、不同分配层次(初次分配、再分配、最终分配)反映劳动收入低、政府收入偏高、居民收入低的现实;对于...
中国经济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研究pdf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研究 作者:张建民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研究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研究 内容简介 了解、把握研究现状本身就是研究。它是把握研究方向、把研究推向深...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评论:2   其中:访客  2   博主  0
    • yyyy
      yyyy 1

      指尖上的中国指出现在社会发展方向以及未来的预想,是每个人必须读的一本书

      • yyyy
        yyyy 1

        感谢站长的付出,感谢马老师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