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 理解和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互连所带来的挑战pdf

图书网 2018年8月26日20:30:4733.4K2

无线网络 理解和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互连所带来的挑战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专门介绍无线组网技术的图书,书中系统地阐述和总结了目前无线组网技术的历史发展、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无线个域网、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第二代蜂窝通信、第三代蜂窝通信等关键技术和方法。本书结构合理、逻辑性强、文字流畅、通俗易懂,避免了烦琐的技术细节。

无线网络 理解和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互连所带来的挑战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数据网络与蜂窝网络

1.2 无线互联网的历史

1.3 无线与有线的差异

1.4 无线互联网:不同的模型

1.5 分层通信模型

1.6 无线数据网络技术概述

1.6.1 WPAN

1.6.2 WLAN

1.6.3 WMAN

1.7 蜂窝网络技术概述

第2章 无线生态系统

2.1 无线标准化过程

2.2 IEEE

2.3 IETF

2.4 3GPP

2.5 3GPP2

2.6 国际电信联盟

2.7 Wi-Fi联盟

2.8 WiMAX论坛

2.9 蓝牙SIG

2.10 总结

第3章 无线个域网

3.1 蓝牙

3.1.1 LE蓝牙

3.1.2 蓝牙应用示例

3.1.3 蓝牙性能

3.2 ZigBee

3.2.1 IEEE 802.15.4

3.2.2 ZigBee联盟和规范

3.2.3 802.15.4的性能

3.3 UWB

第4章 无线局域网

4.1 最初的802.11规范

4.1.1 802.11无线网络

4.1.2 最初的802.11媒体访问控制

4.1.3 最初的IEEE 802.11物理层

4.1.4 最初的IEEE 802.11部署

4.2 IEEE 802.11b

4.2.1 IEEE 802.11b 5.5Mbps HR-DSSS PHY

4.2.2 IEEE 802.11b 5.5Mbps HR-DSSS接收机

4.2.3 IEEE 802.11b 11MbpsHR-DSSS PHY

4.2.4 IEEE 802.11b DSSS帧结构

4.3 IEEE 802.11a

4.4 IEEE 802.11g

4.5 IEEE 802.11e

4.5.1 IEEE 802.11e MAC

4.5.2 混合协调功能

4.5.3 EDCF中的QoS支持

4.5.4 EDCF中的信道接入

4.6 IEEE 802.11n

4.6.1 IEEE 802.11n PHY增强

4.6.2 MIMO

4.6.3 三类MIMO技术:空间分集、空间复用和波束赋形

4.6.4 信道结构

4.6.5 802.11n调制和编码方案

4.6.6 IEEE 802.11n MAC增强

4.7 IEEE 802.11安全模型

4.7.1 有线等效加密

4.7.2 802.11i

4.7.3 WiFi安全接入

4.8 其他的WLAN技术

4.8.1 高性能无线局域网

4.8.2 WAPI

4.9 IEEE 802.11WLAN技术的性能

4.9.1 最初的IEEE 802.11 MAC性能分析

4.9.2 IEEE 802.11b物理层标准的性能

4.9.3 802.11g性能

4.9.4 IEEE 802.11a性能

4.9.5 IEEE 802.11的性能

4.10 IEEE 802.11未来的发展

扩展阅读及在线资源

第5章 WMAN

5.1 固定WiMX技术概览

5.1.1 IEEE 802.16网络概述

5.1.2 IEEE 802.16 MAC层

5.1.3 IEEE 802.16物理层

5.1.4 系统配置

5.2 应用

5.3 演进

5.4 WiMAX到蜂窝技术的过渡

扩展阅读

第6章 第二代蜂窝通信

6.1 历史视角

6.2 第二代蜂窝通信技术概述

6.3 2G部署

6.4 本章概览

6.5 GSM介绍

6.5.1 GSM的历史

6.5.2 GSM早期历史

6.5.3 阶段1、阶段2、 阶段2+概述

6.5.4 GERAN以及向3GPP的演进

6.5.5 GSM版本概述

6.6 GSM技术概要

6.6.1 CS域和PS域

6.6.2 GSM网络架构

6.6.3 标识符和地址

6.6.4 空中接口整体架构

6.6.5 GSM物理和逻辑信道

6.7 GSM物理层

6.7.1 物理层参考配置

6.7.2 信道编码和交织

6.7.3 突发建立

6.7.4 调制

6.7.5 PHY附加功能

6.8 GSM空中接口信令

6.8.1 GSM层2信令:LAPDm

6.8.2 GSM层3信令

6.9 GPRS概述

6.9.1 GPRS附着

6.9.2 GPRS移动性管理状态模型

6.9.3 PDP上下文

6.9.4 服务质量的配置

6.9.5 路由、隧道和封装

6.9.6 无线资源操作模式

6.9.7 GPRS协议架构

6.9.8 分段和封装

6.9.9 GPRS物理层

6.9.10 RLC/MAC层

6.9.11 GPRS LLC层

6.9.12 GPRS SNDCP层

6.9.13 GPRS GMM/SM层

6.10 GSM安全

6.10.1 保密

6.10.2 认证

6.10.3 加密

6.11 EDGE增强

6.11.1 自适应调制编码

6.11.2 增量冗余

6.12 GSM演进

6.12.1 GERAN(Rel-5)

6.12.2 EDGE演进(Rel-7)

6.12.3 VAMOS(Rel-9)

6.13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应用

GSM扩展阅读

致谢

第7章 第三代蜂窝通信

7.1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宽带码分多址接入

7.1.1 W-CDMA历史背景

7.1.2 W-CDMA演进

7.1.3 UMTS/WCDMA技术概述

7.1.4 UMTS密钥特点

7.1.5 WCDMA物理层

7.1.6 高速分组接入(HSPA)

7.1.7 WCDMA的应用

7.1.8 其他UMTS读物推荐

7.2 移动WiMAX

7.2.1 WiMAX网络参考模型

7.2.2 固定WiMAX和移动WiMAX技术

7.2.3 移动WiMAX的OFDMA物理层

7.2.4 高级天线系统

7.2.5 移动WiMAX的新前向纠错

7.2.6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7.2.7 移动WiMAX切换支持

7.2.8 移动WiMAX的安全机制

7.2.9 新MAC信息

7.2.10 带宽请求机制

7.2.11 带宽分配机制

7.2.12 移动WiMAX设备类型和分类

7.2.13 移动WiMAX中的睡眠模式

7.2.14 TDD和FDD

7.2.15 移动WiMAX的信道带宽

7.2.16 移动WiMAX的工作频段

7.2.17 多播和广播服务

7.2.18 移动WiMAX总结

7.3 CDMA2000

7.3.1 CDMA2000的历史背景

7.3.2 CDMA2000的演进

7.3.3 技术概述

7.3.4 1XAdvanced

7.3.5 1XAdvanced的发展

7.3.6 CDMA2000 EV-DO

7.3.7 1XEV-DO Revision B

7.3.8 DOAdvanced

7.3.9 CDMA2000的应用

致谢

参考读物推荐

第8章 第四代蜂窝通信

8.1 LTE

8.1.1 LTE发展历程

8.1.2 LTE版本总结

8.1.3 3GPP术语介绍

8.1.4 系统架构演进

8.1.5 用户设备

8.1.6 E-UTRAN

8.1.7 演进型分组核心网

8.1.8 与其他无线接入技术互联

8.1.9 承载模型和QoS概念

8.1.10 标识符和地址

8.1.11 协议架构

8.1.12 信道架构

8.1.13 LTE空中接口概述

8.1.14 LTE中的多天线技术

8.1.15 E-UTRA物理层

8.1.16 E-UTRA无线协议概述

8.1.17 LTE应用

8.1.18 扩展阅读

8.2 LTE-Advanced

8.2.1 载波聚合

8.2.2 MIMO空间复用技术增强

8.2.3 中继

8.2.4 增强对异构网络部署的支持

8.2.5 扩展阅读

8.3 IEEE 802.16m

致谢

第9章 移动互联

9.1 何谓移动互联

9.2 网络层的分析

9.2.1 寻址

9.2.2 路由

9.3 传输层

9.3.1 TCP概述

9.3.2 TCP的变体和选项

第10章 无线关键技术趋势

10.1 MIMO

10.1.1 MIMO引言

10.1.2 MIMO技术概述

10.2 多载波调制

10.2.1 OFDM背景

10.2.2 OFDM调制

10.2.3 OFDM正交性

10.2.4 实际OFDM信号的生成和接收

10.2.5 循环前缀

10.2.6 OFDM的优点和缺点

10.2.7 OFDMA

10.3 认知无线电

10.4 跨层无线电

10.5 网络编码

10.5.1 网络编码方法

10.5.2 网络编码在无线系统中的应用

第11章 构建无线互联网

11.1 性能指标

11.1.1 数据速率

11.1.2 通信范围

11.1.3 电源效率

11.1.4 频谱效率

11.1.5 移动性支持

11.1.6 安全

11.1.7 管理

11.2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

索引

无线网络 理解和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互连所带来的挑战 精彩文摘

端口5上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模式7):该模式适用于使用单层传输的传统波束赋形。

除了使用天线端口5以外,基带处理和天线端口映射必须与模式1相同。eNB发射机将相同的信号以不同的权重和相移传给各天线单元,允许波阵面聚焦在UE方向上。该过程也被看作是不基于码本的预编码,插入了与数据传输具有相同复合权重的特殊UE专用参考信号来实现相干解调。这使得UE获得的传输效果与利用波束赋形技术对SINR进行提升后的单天线传输效果类似。3GPP规范并未定义用于计算波束赋形复合权重的方法。实际中,由于非成对频谱中信道互易性,在TDD模式下估计这些参数是比较容易的。基于运营商优先原则,模式7在TDD模式下定义为高优先级功能而在FDD模式下为低优先级。

双层波束赋形(模式8):LTE Rel—9为增强波束赋形技术定义了传输模式8。该模式结合空间复用和波束赋形技术使得两层传输能够不基于码本进行预编码。双层波束赋形支持SU—MIMO和MU—MIMO两种情况,因而不仅能够支持对单个UE发送,还支持对多个UE进行发送。模式8类似于模式7,最适合用于TDD模式。

为了简化多种MIMO模式带来的相关控制信令,RRC层会为UE半固定地配置一种传输模式。由上文可知,传输模式与多天线技术之间并没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更确切地说,传输模式定义了一套能够用于DL—SCH信道上处理传输块的多天线处理技术。传输模式3—8都能够在不作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将发射分集作为一种回落方式。这使得MIMO链路能够适应信道状态变化的情况。

图书网:无线网络 理解和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互连所带来的挑战pdf

继续阅读

→→→→→→→→→→→→→→→→→→→→查找获取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评论:3   其中:访客  3   博主  0
    • HelloK
      HelloK 9

      非常感谢

      • A丶
        A丶 0

        无线网络理解和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互连所带来的挑战

        • zisheng
          zisheng 1

          希望能正常下载不是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