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内心的无能为力 来自对世界的恐惧pdf

图书网 2019年7月24日22:24:43
评论
2.3K

你内心的无能为力 来自对世界的恐惧 内容简介

孟德斯鸠认为,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状态下一个人不惧怕另一个人。

恐惧是自人类诞生之初便伴随我们的重要基本情绪之一,它所表现出的警示和谨慎能挽救我们的生命,但同时也会扰乱理性思考,煽起焦虑情绪,使我们裹足不敢前行,让本该有条不紊的行动变得一团糟。

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我们唯1要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这句话在当时就已经是老生常谈。早在其三个半世纪之前,蒙田就说过:“我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这本书中,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乔瑟夫?史兰德引导我们的大脑进行理性思考,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恐惧情绪,从而做出理性反应。并给出了五种克服恐惧的有效策略:

优化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方式,从而减轻自己的恐惧情绪;

将恐惧转化为信任;

探索在恐惧状态下我们身体出现的反应;

发现社会群体是如何引发人们的恐惧情绪;

了解恐惧情绪对我们童年和家庭生活的影响。

学会接纳自我,自我反省,探索恐惧想法产生的根源,我们才能以一种更健康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恐惧情绪,我们也会变得越发自信和优秀。

你内心的无能为力 来自对世界的恐惧 目录

生物天性:微小的改变就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 大脑控制我们的恐惧

>> 当我们感到害怕时,身体会做什么

>> 可以闻到的信息

>> 恐惧和厌恶触发逃避行为

>> 用恐惧提升免疫力

>> 我们的情绪能传染

>> 恐惧的遗传

>> 保护的同时也束缚了我们的行动

>> 摆脱边缘系统的掌控

>> 从本能反应到理性思考

>> 如果每个人都是最佳状态,那什么是病人

>> 从全新角度审视自己的缺陷

>> 微小的改变就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自我认知:我们到底在恐惧什么

>> 自我认知领域

>> 心智解读和“心智理论”

>> 心智理论和自我认知

>> 融入集体可以提升价值感

>> 自我认知的力量

>> 削弱恐惧情绪——最佳状态的改变

>> 对于相同事物的不同认知

>> 使用前额皮质

>> 阅读提升心智理论能力

>> 婴儿也会感到恐惧

>> 恐惧的负面标签

>> 我们被影响着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别人

家庭领域:恐惧的来源和对抗恐惧的力量

>> 请勿在家庭领域中轻易责备孩子

>> 我是不是也应该害怕?

>> 导致恐惧情绪的深层原因

>> 使用“最佳方法”来克服对牙医的恐惧

>> 依恋理论和家庭领域

>> 家庭领域对自我认知的影响

>> 孩子生物领域的反应折射的亲密关系

>> 家庭领域和认知易感性之间的联系

>> 恐惧的衍生力

>> 痛苦的最佳状态

>> 家庭领域和负面“最佳状态”

>> 父母自有的偏见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 减轻手术治疗的恐惧焦虑情绪

>> 害怕受伤

>> 修复家庭领域:接受本来的样子

社会领域:如何平衡安全和行动

>> 对陌生人的焦虑情绪与理性的恐惧情绪

>> 大众与媒体传播的恐惧

>> 恐怖分子也是最佳状态吗?

>> 是神经营销还是精神控制

>> 媒体与政治的目的

>>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 传播信息还是传播恐惧?

>> 肉眼难见的危险也令人恐慌

>> 药物帮助我们抵御疾病,却无法抵抗恐慌

>> 感到恐惧并没有错,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做

>> 用规章制度规范社会行为

>> 对生命最终的恐惧

>> 恐惧与信仰

>> 神是强大的宣传

>> 进入下一阶段的最佳方法

>> 提升自己的最佳状态

共同提升:我们能做到最好

>> 生物本能:面对本能反应时的提升

>> 自我认知:相信自己,相信他人

>> 家庭领域:来自家人和给予家人的支持

>> 社会领域:安全地探索这个世界

>> 尊重、认可和信任

>> 最佳方法的挑战

>> 治疗恐惧的良药是信任

>> 我们已经做到最好

致谢

你内心的无能为力 来自对世界的恐惧 精彩文摘

父母自有的偏见对孩子恐惧情绪的影响

一旦谈及到我们不熟悉不了解的生物,脑海里一般会出现很多恐怖的想法。前面提到我们的想法会影响到自己的感受,但是我们说出的话也会影响别人的感受。位于荷兰鹿特丹的伊拉斯姆斯大学心理学院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拿了一笼蒙古沙鼠展示给一群母亲看,这些母亲的孩子大概都在8岁到12岁之间。研究人员告诉其中一部分人,这种动物十分危险;又告诉另一部分人,虽然这个物种来自其他国家,但是它们非常温顺友善。

然后研究人员会告诉这些母亲,它们的孩子要近距离观察一下这些蒙古沙鼠。在此之前,研究人员会留出一点时间让母亲帮助孩子做一下事前准备。然后,接收了蒙古沙鼠负面信息的母亲,她们的孩子在接触沙鼠的时候,显得极不情愿。而那些接受了此物种正面信息的母亲,她们的孩子在触碰沙鼠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适的情绪。

这样的实验结果并非出人意料。我们的家庭领域的确会对孩子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毕竟,对所有人而言,家庭是信任感被最先孕育出来的地方。我们会传授给孩子道德准则、价值观念,教导他们区分善恶、分辨是非。但是我们无意间的想法和行为也会成为孩子探索这个世界的阻碍,就像上文提到的那个实验,那些害怕蒙古沙鼠的母亲也会对孩子的感受造成影响。

其实,这些母亲并没有做错什么。要是母亲鼓励孩子去接近吃人的蒙古沙鼠才让人惊恐!我们教导孩子在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看两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要勤洗手并且要天天刷牙。但是这些告诫中所隐藏的情绪就是不信任,这种情绪会阻碍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脚步。

在这里,最佳状态疗法就有它的用武之地了。在上面那个实验中,那些母亲、孩子、科学家还有蒙古沙鼠都处于当前的最佳状态。不过母亲可以这么对孩子说:“不要随便去碰这只沙鼠,它会咬人。但是站在旁边看看也无所谓,这个小动物长得还挺酷。”这个时候,母亲释放出的信号是孩子你不能过分信任蒙古沙鼠,要对它有所提防,但是它还是值得你去认识了解的。你不需要喜欢或者纵容沙鼠的攻击性,它的攻击性只是会导致别人不愿意触碰它而已。尽管这样,蒙古沙鼠还是值得被尊重的,我们也应再一次审视它,而不是抗拒了解这种动物。

当科学家有意识地教导孩子去接近或是恐惧一种动物时,整个过程都会顺利的超乎所有人的想象。被训练去接近这种动物的孩子会提出更多关于这种动物正面的问题,而被告知要拒绝触碰该种动物的孩子则会找到更多关于这种动物的负面信息。

由此可见,带有偏见的信息会对他人产生一定的暗示。要是父母对某种事物、汽车、性别、宗教或者肤色有偏见,那么他们的孩子很有可能也会继承这种偏见,还有这种偏见引发的恐惧情绪,而且他们还会不断提出各种问题,加深对这种事物的恐惧情绪,而不会开导自己驱逐这种恐惧。

那些父母就害怕去看牙医的孩子更倾向于提出“去看牙医会不会很疼”此类问题,而不会问父母看完牙医后可否得到什么奖励。

图书网:你内心的无能为力 来自对世界的恐惧pdf

继续阅读

→→→→→→→→→→→→→→→→→→→→查找获取

心理学

巨婴国pdf

巨婴国 作者:武志红 巨婴国 内容简介 《巨婴国》是武志红创作的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2016年12月。 该书剖析了结婚、逼婚、愚孝等社会问题,以“巨婴”和“巨婴国”来解释当代中国的国民性。作者认为,...
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好玩心理学pdf

每天懂一点好玩心理学 内容简介 《《每天懂一点好玩心理学》是一本超级实用的好玩心理学。一见钟情的秘密、恋爱达人的秘诀、没有长性的心理原因、做梦的男女差别、为什么偏有人喜欢排队、拍马屁的高明方法、识破丈...
心理学

过犹不及 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pdf

过犹不及 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 作者: 亨利·克劳德, 约翰·汤森德 过犹不及 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过犹不及 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 内容简介 人们常常专注在要考虑面子委屈自己顺从...
心理学

哈哈!逗死人的心理学pdf

通俗易懂的心理学知识隆重登场了! 搞笑的心理学,暴露的却是不搞笑的世界;幽默的画面,揭开的却是赤裸裸的。 为什么可以触摸却不可以发现自己? 究竟,什么才是世界的?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