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与西学东渐pdf

图书网 2018年2月27日16:47:44
评论
2.9K

传教士与西学东渐 内容简介

《传教士与西学东渐》主要介绍西方传教士在西学东渐中的历史活动。西学东渐历时300多年,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从1582年利玛窦入华传教到1724年雍正禁教,历时140多年,跨越16世纪至18世纪、明清两朝,其工作主要归于传教士;后一时期从1811年至20世纪初叶,近100年,集中于晚清,其工作不只归于传教士,还应归于西方商人与平民教授。1900年以后,由于留洋学生的归国,中国新型知识分子形成一定的规模,中国人开始了自主地引入西学,西方传教士在西学东渐中的作用渐显式微,退居次要地位。因此,对1900年以后的西学东渐不拟多作涉及,特别是由日本转口输入的西学,《传教士与西学东渐》并不涉及。

传教士与西学东渐 目录

一 西学与天主教东来

(一)明末中国社会

1.明末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思潮

2.徐光启、李之藻的“西学补益王化”论

3.朝中人士的推波助澜

4.修订《崇祯历书》

(二)传教士东来

1.殖民扩张与天主教东征

2.利玛窦开创“学术传教”

3.传教与仇教

(三)传教士的学术传教活动

1.明末的学术传教活动

2.清初汤若望的学术传教

3.康熙历狱

4.法国耶稣会士的学术传教活动

5.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中的传教士

二 16世纪至18世纪东渐的西方数学

(一)24部数学著作

1.明末中国传统数学概况

2.传播西方数学的24部重要著作

3.西方数学传入活动的特点

(二)传入的西方数学概况

1.数学著作的形式

2.明末清初传入的西方数学内容

3.传入的西方数学方法与数学工具

(三)清前期中国学者对西方数学的研究工作

1.梅文鼎的研究工作

2.年希尧和他的《视学》

3.明安图和他的《割圆幂率捷法》

(四)中算家对西方数学的态度

1.明末中算家

2.明末中算家对西方数学的态度

三 16世纪至18世纪入华的其他西学

(一)16世纪至18世纪传入的天文学

1.亚里士多德一托勒密“地心说”的传入

2.哥白尼“日心说”以及第谷宇宙体系的传入

3.天文仪器的传入与制造

(二)16世纪至18世纪传入的其他科学技术

1.地质学和地理学、医学和生物学、力学,以及水利工程

2.西方火器

(三)宗教与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几部重要丛书

1.宗教

2.其他人文社会科学

3.16世纪至18世纪的几部重要丛书

(四)从“会通以求超胜”到“西学中源”说

1.“会通以求超胜”

2.“西学中源”说的发端

3.“西学中源”说的流行

四 西学再来

(一)晚清闭关,新教东来

1.在华天主教势微

2.新教东来

3.出版与印刷

4.教育与医药

(二)鸦片战争,门户洞开

1.西学在香港、广州、福州、宁波的传播

2.上海:西学传播中心

3.新式教育与教会学校

(三)三大新式学校

1.京师同文馆

2.上海广方言馆

3.格致书院

五 传教士与中国近代书报业

(一)19世纪后期有影响的报刊

1.《万国公报》

2.《格致汇编》和《格致新报》

(二)19世纪后期的教会出版机构

1.博济医局、上海土山湾印书馆、美华书馆、益智书会

2.广学会

(三)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1.翻译馆的创建

2.译书与出版

3.译书内容与影响

六 西学传播的佼佼者

(一)“西学先驱”利玛窦与“远臣楷模”汤若望

1.西学先驱——利玛窦

2.远臣楷模——汤若望

(二)文化使者——伟烈亚力

1.生平志略

2.科学著述,成绩斐然

3.汉学研究和西传

(三)西学大师——傅兰雅

1.生平志略

2.译书巨匠

3.科普先驱

附录:传士参与西学东渐大事记

参考书目

传教士与西学东渐 精彩文摘

3.传教与仇教

自利玛窦到肇庆后,天主教在华的传播逐渐取得一定影响,先后在肇庆、韶州、南昌、南京、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建造教堂。其中在北京所建教堂就是现在的南堂。传教士还为多人受洗人教,使之信奉天主。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一些在朝中作官的士大夫,如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瞿太素、冯应京、李天经、张涛、孙元化、王征、韩霖、段兖、金声、瞿式耜等。随着天主教在中国的影响增大,也引起保守士大夫的不安,他们担心天主教思想、伦理道德观念会破坏正统的理学教条。仇教思想与行动渐渐滋生。明末较大的教难就是沈汇教案。

1610年,利玛窦逝世后,龙华民接任中国教会会长,一反利玛窦之传教方式,反对“天主”称呼,反对中国礼俗,以中国人祭祖为迷信,在中国人士中引起反感。1616年,时沈汇任职南京礼部,首先上“参远夷疏”,兴起教案。沈汇,字铭镇,浙江乌程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其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五月、八月、十二月,三次上疏称传教士之罪:①西士治历,以为将举尧舜以来中国传统之历法变乱之;②不祭祀祖宗,但尊奉天主,可以开天堂,免地狱。其时,沈汇与礼部尚书方从哲来往密切。八月受方从哲派遣,沈汇发兵包围教堂,逮捕王丰肃①等传教士。万历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神宗降旨,勒令教士回澳门。只有龙华民、毕方济(传教士)匿居北京,亦有人避于杭州杨廷筠家中。不久,沈汇失势,教案遂平。其时,徐光启曾作《辩学章疏》驳斥沈汇。此次教难又称南京教难。

天启年初(1621年)方从哲为宰相,又举荐沈汇任礼部尚书,兼东渊阁大学士。他勾结魏忠贤,再难天主教,诬之为白莲教。传教士多避于杨廷筠、徐光启家中,不久,沈汇遭叶向高(时任文渊阁大学士,首辅,在沈汇上)等多人弹劾,于天启三年(1623年)致仕,逾年亡(1624年)。教案始平。沈汇教案对初人中国的天主教是一次沉重打击。遏止了天主教在华的传播,同时也暴露了天主教礼仪与中国礼俗的冲突。但其于西方天文数学等实用之学的在华传播影响不大。原因在于:①其时,教士还未人局修历,西方科学的传播是在教士与士大夫的私人交往中进行的。教案中,教士受到士大夫如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多人的保护,其私人交往并未中断。②教案时间较短,随沈汇势去,教士重新公开自由活动。

可以说,明末西方科学文化入华绝非偶然,而有其社会与历史根源。从西方角度讲,16世纪后期开始了大规模殖民扩张与天主教传播。殖民扩张的同时,必然将宗主国的思想文化带过去,同样,天主教传播,也必将天主教文化传去。以天文学、数学为主的西方科学是西方文化的构成部分,在天主教统治时代,即作为教会恭顺的“婢女”,为其服务,因而,西方科学的传播本身就是天主教文化扩张的一个构成部分。另一方面,明末中国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新生的思想来开路,这就是由陆王心学发展而来的“治生”主义,它的实现要借助于实实在在的学术。在当时的中国已难以产生这种学术,于是,以徐光启、李之藻为代表的有远见卓识的士大夫们转向西方学术,而天文数学等实用之学则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

正是因为学术传教,从一开始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向中国的传播就与传教士分不开,他们扮演了这场旷日持久的科学文化传播活动的主角。1644年,明清两朝更替,满清贵族入主中原。自顺治皇帝起,满清沿袭明朝旧制,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等方面保留了旧有的体制。因而在清初天主教仍得以发展,特别是传教士的科学文化活动得以很好的重视。

(三) 传教士的学术传教活动

1.明末的学术传教活动

利玛窦与其他传教士遵其学术传教宗旨,与士大夫交往频繁,讨论实用之学、为人之道、以及天主教义。史料所载这样的活动非常多。

1583年,利玛窦到肇庆后,曾在那儿居留过一段时间。有不少文人学者至其寓所,与之相谈。他即将在罗马所学一切天算理化等学识,详细地为他们讲解,以作会谈资料。自鸣钟、地图、天象仪以及种种中国人所未见过的奇巧物品,他一一陈列,让众人自由参观。1589年,利玛窦至韶州,遇瞿太素。瞿太素,苏州人,出身豪门,是大宗伯文懿公之子,败家后,游荡江湖。遇到利玛窦后,学习算术、地球仪、日晷等的用法,以及《几何原本》的内容。瞿太素将所学学问写成注解。其所作《几何原“地球”。利玛窦在京交友中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徐光启。徐光启,字子先,吴淞(今上海)人,官至宰辅。1603年入教,1604年徐光启入京会考,点为翰林庶吉士,留京。与利玛窦共译重要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前六卷(1607年)、《测量法义》、《勾股义》(1617年)。在北京期间,利玛窦还写成天文著作《乾坤体义》与语言学著作《西学奇迹》(1605年)。

与利玛窦同时在华的其他传教士也进行过广泛的学术传教活动。其中有庞迪莪、王丰肃等人。庞迪莪曾在宫中教四名太监学弹西洋琴,王丰肃于1609年曾教当时任职通政司的许胥臣(《明史》无载,《畴人传》曾录)学数学,为他作了浑天仪和地球仪,赠送一幅《坤舆万国全图》,还加以解释。庞迪莪曾作《人类原始》(1617年),当属神学哲学著作。汤若望在京作《远镜镜》(1676年),龙华民作《地震论》(1626年),熊三拔在京作有《简平仪说》(1611)、《表度说》(1614年)两部天文著作及水利著作《泰西水法》(1612年)。艾儒略0在杭州,作有《西学凡》(1623年)、《职方外纪》(1623年)、《几何要法》(1631年)等著作。金尼阁②在西安作《推历年占礼法》(1625年),在绛州作《西儒耳目资》(1626年)。王丰肃曾作《幼童教育》(1620年),属教育学著作。邓玉函在京作《奇器图说》(1627年),李之藻与傅巩际③在杭州合译《寰有诠》(1628年)。在1629年(崇祯二年)设西法历局改历之前,有许多传教士与中国士人进行了一些学术活动,完成的学术著作,竞有近30种之多,内容涉及数学、天文、历法、地质、语言、人类学、教育学等方面。其中大部分集中于数学与天文学,当然,主要工作是由利玛窦与徐光启、李之藻完成的。其著述水平之高,可与《宗祯历书》中之著作相媲美,且《几何原本》与《同文算指》当有开山立基之功效。

可以说,此一时期利玛窦等人的学术活动对《崇祯历书》的修订有两个方面的意义:①使传教士之学识闻名于士大夫之中,打开了其进入朝廷之路。邓玉函、罗雅谷等传教士是由李之藻、徐光启推荐入局修历,便是明证。②以纯粹数学角度讲,有《几何原本》、《同文算指》作为基础,才能有《大测》、《测量全义》等书的三角学;有了球面几何学,才能有交食、步躔等的推算。

1629年,传教士入局修历,其活动主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当然,他们也利用在朝廷中的影响来传教。这一内容已在(一)中讲到。

2.清初汤若望的学术传教

明末的学术传教活动正如前(三)和(一)“修订《崇祯历书》中所述。“学术传教”是传教士取得在华影响的法宝,而修订《崇祯历书》则是西学与天主教得以进人中国社会和明朝官僚上层的重要契机。通过学术传教和修订《崇祯历书》,大量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传人了中国。1644年,明亡,满清入主中原。满清统治者沿袭明朝旧制,启用大批明廷官僚以维护社会统治。这其中包括已进入钦天监的传教士。自明末多名传教士应征人钦天监历局修订历法。他们食皇家俸禄,为皇家做事,自称为“远臣”。他们已成为中国士大夫中的一员、明廷官僚的分子。明清更朝之时,他们上演了一出中国士大夫常做的义举——“贤臣择明主而仕”。首当其冲者是汤若望。

图书网:传教士与西学东渐pdf

继续阅读

→→→→→→→→→→→→→→→→→→→→查找获取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