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形而上学思想pdf

图书网 2017年12月7日09:14:04
评论
3.1K

后形而上学思想 内容简介

《后形而上学思想》堪称哈贝马斯思想的浓缩。他以“形而上学之争”为切入点,集中阐明了他对英美语言哲学,特别是实用主义语义学(皮尔斯、塞尔、米德等)的批判与借鉴,以便在逻辑学与语义学之间辟一条语用学的路子,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为效行为理论提供有力的证明,破除传统理性的意识哲学前提。哈贝马斯主张,通过把主体间性的方法运用于意义与有效性、主体性间性的方法运用于意义与有效性、主体性与个体性等概念,真正的后形而上学思想既可以避免传统形而上学的“理性陷阱”,又可以保有启蒙里性的批判锋芒。

后形而上学思想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回归形而上学?

第一章 移动的现代视界

1 四种哲学思潮

2 现代思想的主题

3 认识与偏见

第二章 康德之后的形而上学

第三章 后形而上学思想的主题

1 形而上学面面观

2 程序合理性

3 理性的定位

4 语言学转向

5 超验的萎缩

第二编 实用主义转型

第四章 论行为、言语行为、以语言中介的互动以及生活世界

1.1 言语与行为

1.2 交往行为与策略行为

2.1 意义理论中的常用学转型

2.2 从社会行为到社会秩序

3.1 形式语用学的生活世界观念

3.2 社会作为由符号建构起来折生活世界

第五章 意义理论批判

1 意义理论的三种命题

2 语义学和言语行为理论的局限

3 言语行为,交往行为,策略性互动

第六章 论塞尔的《意义,交往及表现》

第三编 形而上学与理性批判

第七章 多元声音中的理性同一性

第八章 个体化与社会化:论米德的主体理论

第九章 论哲学、科学与文学的关系

附录

第十章 书评:回归形而上学?

作者后记

人名索记

译者后记

后形而上学思想 精彩文摘

撇开学派间的壁垒不论,后形而上学思想、语言学转向、理性的定位以及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克服等思想主题,都属于二十世纪哲学研究最重要的原动力。当然,它们所带来的不仅是新的认识,同样也有新的偏见。

比如说,科学的方法论蓝本尽管使哲学发展成为一门没有认识特权的专业学科,但另一方面,它也培植起一种科学主义($zientismus),从而不仅把对哲学思想的表述提高到一个更加严格的分析高度,而且也树立起许多惊人的科学理想——不管是像物理学和神经生理学这样的学科,还是像行为主义这样的方法论。

语言学转向进一步把哲学研究放到了一个更加可靠的方法论基础上,并将它带出了意识理论的困境。但在此过程中也形 成了一种本体论的语言观,使语言阐释世界的功能相对独立于内在的学习过程,并把语言图景的变换神化为一种充满诗意的原始事件(Ursprungsgeschehen)。

怀疑论的理性概念使哲学彻底醒悟过来,并且同时明确了哲学作为理性保护神的角色。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一种彻底的理性批判也流行开来,不仅反对知性膨胀成为工具理性,而且把理性与压制(Repression)彻底等同起来,目的是为了从某个他者那里寻求一种宿命论或怀疑论的出路。

澄清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最终使哲学思想没有沾染上独立的幻想,并且使哲学开阔了眼界,认识到了诸多超出断言范围的有效性要求。然而,这也使得许多人陷入了唯生产力论,实践被还原成劳动,由符号构成的生活世界、交往行为以及话语之间的多重关系被遮蔽了。

当前,在一种已经越来越模糊的情境中,许多新的聚合却日益明确。但是,围绕那些永恒主题所展开的争论一如既往,诸如有关多元声音中理性同一性的争论,有关科学复调中哲学思想的地位的争论,有关内行与外行(Esoterik und Exoterik)的争论,有关专门科学与启蒙的争论,最终还有关于哲学与文学之间界限的争论等等。此外,十多年来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复辟浪潮,也使一个自始至终伴随着现代性的主题浮上岸来,这就是又一次改头换面的形而上学的模仿实质。

当前的哲学研究状况不那么一目了然了。我说的不是哲学流派之间的争论——因为争论一直都是哲学研究前进的手段——而是有关一种前提的争论。该前提是黑格尔之后所有流派的立足根本(这就是对待形而上学的态度)。今天,这种态度已经变得暖昧难懂。

长期以来,实证主义及其后继者的立场一直都很明确;他们认为,形而上学问题毫无意义,因而也站不住脚,可以置之不理。这种狂热的反形而上学立场无疑暴露了他们想使经验科学思想成为绝对思想这样一种含糊的科学主义意图。尼采克服形而上学始终拖泥带水。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历史的解构①,阿多诺对披着伪装的现代本源哲学所作的意识形态批判②,都是为了建立一种“否定辩证法”,并围绕着形而上学一直孜孜以求却始终未能如愿的东西而展开。如今,从这股否定主义的死灰中,又复燃起要求更新形而上学的火焰;(革命后的形而上学)要么宣称自己从康德那里惊醒,要么干脆步康德先验辩证法的后尘。③上述思潮我们认真对待,它们一直头顶着封闭的世界图景的超现实光环而显得摇曳无定,而这些世界图景是通过拙劣的推理由科学理论碎片拼凑而成的。新纪元则以一种反讽的方式,通过抽象地行使一种越来越不透明的科学体系的主权,满足了已丧失殆尽的一和全的要求,但是,在分散的世界图景的汪洋大海中,封闭的世界图景只有在隐秘的亚文化岛屿上还能站住脚跟。

尽管存在这种非了然性,我觉得,我们的处境和黑格尔的第一代弟子并没有本质差别。当时哲学研究的基本状况已经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从那时起,,我们在后形而上学思想面前已经别无选择。①(在本文中)我想首先回顾一下形而上学思想的几个内容,然后再探讨它所面临的四个不安的主题。它们对作为思维方式的形而上学提出了疑问,最终对它加以贬斥。撇开亚里士多德这条线不论,我把一直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哲学唯心论思想看作是“形而上学思想”,它途经普罗提诺和新柏拉图主义、奥古斯丁和托马斯、皮科·德·米兰德拉、库萨的尼古拉、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一直延续到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古代唯物论和怀疑论,中世纪后期的唯名论和近代经验论,无疑都是反形而上学的逆流。但它们并没有走出形而上学思想的视野。我之所以敢于把形形色色的形而上学思想归结起来,是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只想探讨三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我将集中讨论本源哲学的同一性主题、存在与思想的一致问题以及理论生活的神圣意义。归纳起来说,就是同一性思想、理念论以及强大的理论概念。当然,在向现代主体哲学过渡的过程中。这三方面内容都发生了断裂,而且各不相同。

图书网:后形而上学思想pdf

继续阅读

→→→→→→→→→→→→→→→→→→→→查找获取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