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的力量pdf

图书网 2018年7月31日12:10:391 3.3K
摘要

在这个让很多人迷失的世界,勇气无疑是每个人的需要。勇气是一种内在的东西,但很多人并不懂得如何获得勇气。我坚信,这本书所传达的想法是当今中国社会必不可少的东西。它不只限于直接给人提供前进和成功的动力,更多的是为人提供冷静自省的力量。只有了解自己要度过怎样的人生,要作为什么样的人而生活,才能真正知道勇气的内容;只有将勇气当作人类德性之首,才能保证其余的所有德性。唯有如此,人类的社会价值观才能渐趋成熟,人类的存在才有了支撑,而世界也将因为人们的努力,继续奋发生命的力量,持续迈向未来。正如《勇气的力量》一书中说道:“勇气需要培植和坚守,真正的勇气是能够让心灵始终与正义通行”。让我们记住这一点。为了开创新时代,我们需要勇气。

勇气的力量 内容简介

《勇气的力量》是享誉日本的畅销作家大川隆法的第501部著作。《勇气的力量》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所倡导的勇气是以获得个人与他们的幸福为最终目的。《勇气的力量》的理念不拘泥于任何价值体系或传统,强调摒弃世俗偏见的独立思考,希望引导人们度过“无畏”的人生,常常一语道破人们的错误想法,教人们将失败和挫折转化为进取的智慧和力量。作者关于友情、学习、事业、挫折、成功话题的精彩讲述,有别于传统的思维,常常让我们有新的思想发现,而他对人生会经历的一切喜悦、不安与疑惑所独有的深刻了解,亦将激励着每一颗学习长大的心灵。它将告诉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避免伤害,如何实现心灵的成长,如何成为一个勇敢的人,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这些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勇气的力量 目录

chapter 1 友情和勇气

亲密还需有间

各自的独立程度越高,友情也就越牢固

即使对方向你敞开心扉,也请不要长驱直入

理智地交往就能避免伤害

如何给对方看心中的牌

好好思量“可以交往到什么程度”

有时可通过推心置腹的话加深友情

友情中需要坚守的原则

良师益友,是人生中一股向上的力量

必须拥有告诫和决裂的勇气

勇气的力量

不良朋友圈因何越来越大

对“恶”的熟视无睹同样是可耻的

敢于做个少数派

大多数人的决定未必就是正确的

与真理为友,就能直言不讳

度过有勇气的人生

让勇气拓展你的人生轨迹

绝不做一个无趣的年轻人

惧怕失败的人已经不是年轻人了

人们的评价,总是在事后

赠给你的话一

chapter 2 跨越挫折的沟壑

所有的挫折都能结出甜蜜的果实

失败也是一种丰厚的收获

通过挫折完成飞跃

在失败中升华自己的灵魂

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的真谛

做一个成功对抗挫折的人

失败总是不可避免

应对挫折的能力

转败为胜,把握幸福的种子

超越挫折的最好办法

一以贯之地完成自己的人生

改变心态,找到人生的转机

只有改变思维才能超越挫折

赠给你的话二

chapter 3 觉者志向

完满充实地度过人生的准备时期

把握与每个年龄相适应的悟境

善于学习和头脑聪明并不是一回事

在数学和英语的学习中培养自己的专注力

用正确的方式做事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没有普遍的法则,只要入乡随俗

数学锻炼逻辑思考能力

数学的水平能测量文明的进化度

数学的能力也和职业成功相关

解决了难题的瞬间就像顿悟

外语给予我们更多的视点

用自己的语言成就学问

在外语中尝试另一种人生

熟练掌握外语是人生的力量

英语使用具有自己的严格性

用异质文化的视点看日本

用异质文化的视点看日本

具有明确个人主义的美国

文化冲击是创意的源泉

体力可以提高工作的能力

体力在个人的能力中也是很重要的

训练头脑和训练身体都是必要的

坚持到底的意志

向新事物挑战,以此锻炼意志

别让地位和名誉,成为勇气的羁绊

循着秩序前行,结果会更圆满

建立秩序的能力来源于成长中的训练

不善于建立程序,就难免“夺人之爱”

自信源自于对自己能力的了解

进行规划,锻炼持续工作的能力

凝缩工作,创造余裕

年轻人的“开悟”之道

感悟倍感苦闷的青春

选择的多样性是青春才有的富饶

赠给你的话三

chapter 4 不失“饥渴精神”

具有饥渴精神的人,无论多大年龄,都是年轻人

年轻、无名、贫穷的代名词

不满足于现状,经常去挑战新事物

通过饥渴精神来使自己获得成长

锻炼头脑和锻炼体力是紧密相关的

体力的下降会加重头脑的倦怠感

身体的健康、思维的敏捷和精神的愉悦完全可以同时获得

无论多大年龄,都可以开辟新的人生

权衡一下你所擅长的科目

就可以解读出未来的命运

学习成绩的优劣与职业选择的具体与抽象

人的不同,也就是学问的不同

只要持续地努力,自然的力量就会降临

我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助精神

勤奋的人常能得到灵感的青睐

有益的“学习法”使你掌握度过人生的力量

会读书也是一门学习,并值得终身钻研

好书需要在不同的心境下反复阅读

赠给你的话四

chapter 5 热血如火

成功者和失败者的不同点在哪里

走出狭小的自我,学会和别人一起成长

我们所要做的,只是承认自己的心境

成为给他人带来成功的人

把自己的幸福幻化到别人的幸福里

不是在别人那里,而是在自己这里发现未来

要向所有人学习

成就大事业,成为好领导

在20多岁时就让自己成为有光彩的人

领导力来源于对人才的培养

女性成为好领导的要点

抱着尊重的态度与女上司相处

你的志向决定你自己

展望充满梦与希望的未来

鼓起勇气,热血如火

为亲爱的读者赠言五

后记

勇气的力量 精彩文摘

第一章 关于友情和勇气

——拥有不随波逐流的勇气,就能获得友谊

亲密还需有间

各自的独立程度越高,友情也就越牢固

所谓友情,在和有一定程度自立精神的人交往时,才容易建立

友情和勇气的话题,并不局限于年轻人。

友情就该是亲密无间的,很多人都抱有这样的想法,而事实并非如此。所谓的亲密关系,并不是维系友情的法宝。相反,越是两个在精神上可以相互独立的人,他们的关系越能够行得久远。

刚刚开始一场友谊,我们就应做好准备并自问:我的精神是否可以独立于对方存在?那种需要完全依附于对方才能生活,或是带有强烈利益纠葛的的关系,都是很容易破裂的。

过于亲密无间的友情,起初看上去好似十分甜蜜,而最后的结果却多是以吵闹和分离收场。

关系太多亲密,有的甚至和朋友财物不分,多数情况下,言谈举止就会很随便;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又会直言不讳地对着密友发泄一番。这种状况看起来温馨和谐,可也往往流于随便和不恭不敬,这样一旦有小的隔膜出现,友谊就很难长久了。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需要自己的空间,也需要获得别人的尊敬。一段关系的亲密与否,无法用外在的亲疏远近来衡量或者加固。有更多精神上的独立,友情才会有更多可品读的余地。那种即使脱离对方也能活得很好的人,才更容易建立起长久而健全的友情。

即使对方向你敞开心扉,也请不要长驱直入

友情应是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不急不躁地开始,然后渐入佳境

有一种人是这样的,只要你向他表现出一丁点儿的好意,说了一两句亲切的话语,也就是说你才稍稍向他打开了一点门缝,这种人就一下子突然闯进来,长驱直入,坐到里面的房间不走,想要与你亲密无间。

这样的举动通常会吓到对方,令将要打开的一扇门又突然关闭。

扮演这样角色的人,有时是别人,有时也会是我们自己。

采取这样心急气躁、大大咧咧的做法,很难与他人建立起长久的友情。因为,在只是经过短暂接触的情形下,你并不会很了解对方,而对方也并不很了解你。因相互的不了解而不断产生并升级的误解,会使得彼此都没有了回旋的余地,从而陷入分离的悲剧。

友情,是在保持适当距离的前提下,经过日积月累的磨合而慢慢建立起来的,它应是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不急不躁地开始,然后渐入佳境。

否则,就只能是不断重复“突然亲密”又“忽然分离”的笑话,令自己和对方都受到伤害。

一见如故而遇知音,这是很多人理想中的情形,却并非常态。要使一段友情得以深厚,最稳固的做法是一点一滴地、花费时间来加深关系。

因此,在初与朋友相识时,我们完全可以扩大交友的范围,而又能控制好交往的深浅,若认为是不太想加深的关系,就不必勉强深入下去,而是继续保持浅层次的交往。这样,把握住了交往中距离的准则,无论何种层面的友情就都会相处得快乐而又长久。

理智地交往就能避免伤害

如何给对方看心中的牌

该到出牌的时候了。这样的过程让人兴奋,却又充满着惶惑不安

循序渐进地交往了一段时间,双方的关系日渐加深。这样的时候我们都不自觉地想要试探一下: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位置究竟是怎样的呢?

这样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进入了友情的确认阶段。

该到出牌的时候了。双方都想将友情更进一步,却又拿捏不准对方的想法,于是开始了试探和等待。

双方将自己的志趣、爱好、价值观等一张张“牌”出给对方看,互相确认对方拿的是什么牌。

“是否有一张大牌呢?”,心中暗自思忖。

这样的过程让人兴奋,却又充满着惶惑不安。出牌。并看到对方的牌。有时候会想:“呵,可别出大牌啊!”。

大牌就是最后的底牌。有的人可以和他一起学习,但是未必可以与他一起追求真理;有的人可以和他一起追求真理,但是未必可以朝夕相处;有的人可以和他朝夕相处,却未必可以和他权衡轻重。

不断出牌的过程中,我们更加看清楚对方究竟是怎样的人。

清楚会让美丽加分,也会使人懊丧。

友情一点点加固,彼此都会拿出更大的牌来。需要考虑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出到哪一张牌为止呢?是不是要拿出最后的王牌?”

有时候的一张王牌,意味着一段美丽友情的开始。有时候的一张王牌,则是一段关系或期待的落幕。

好好思量“可以交往到什么程度”

一开始就打出一张很大的牌,友情往往就难以建立了

我们应从出小牌开始,在逐步加深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得出更清晰的判断,然后再考虑如何打出或要不要打出下一张牌。

要彼此完全理解是很难的,若会发展为伤害彼此的关系,还不如保持距离;若是能深深理解的关系,就要好好考虑“可以交往到什么程度?”;若感到“不能再深交了”,就最好停在那个阶段,当然也有可能那之后因为某种契机而又发展为更深入的关系。

朋友有多种多样的,有心灵契合但学识有限的,也有博学多才但志趣不投的。一开始就打出一张很大的牌,无异于生硬地将绝大多数人都挡在了门外。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从长处用人,人人皆成功,从短处用人,人人皆失败。交友的学问正和儒家的用人之道不谋而合。慢慢地出牌,也是在给我们机会去交到各个层面的朋友,并能始终拿捏到一个较好的尺度。

回想我的年轻时代,比较容易和那些对宗教有所理解、或是爱读书而富有修养的人成为朋友。

而和其他朋友交往时,一旦我的话题涉及到信仰方面就很容易触礁,看法的巨大分歧使得再谈什么都味同嚼蜡。后来我就经常将话题控制在谈论人生和人生观的阶段,这样一来,我就又可以继续出牌了,这也就意味着,其中的某些关系还可能在未来出现转机。

感觉上与我谈得比较投机的人,多是比我年长十岁或十几岁的,因为我平时的所思所想,都是有关人生观的问题,所以和与我同年代的人往往难有共同语言,然而我并不感到沮丧,要知道,若是与同年代的人话不投机,那就可以试试看与年长的人聊聊。

有时可通过推心置腹的话加深友情

适时亮出内心深处价值观的底牌,会左右交往的深度。

在所有的牌里,打出信仰牌的时机最难掌握。因为信仰包含的是心灵最深处的东西。打出信仰牌,也就意味着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很多时候,如果不打出信仰牌,大家还可以继续世俗意义上的交往,而一旦打出信仰牌却又话不投机,立刻就会感到两人之间仿佛突然出现了一堵无法穿越的厚玻璃墙,近在咫尺,却难以沟通。

假设一个有信仰的人,他在满怀期待地和自己喜欢的异性交谈时,却得知对方是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这样一来,即使曾经想过“这个人真不错,真想谈朋友结婚”,但价值观的根本不同,就暗示着这段关系在将来的发展会很艰难。

千年修得同船度,万年修得共枕眠。有缘成为父母兄弟或夫妇的人,彼此的关系有着天然的纽带,能够较容易地做到毫无隐瞒、无话不说。可是想要在朋友间培育出这样深厚的情谊,终其一生也不会有很多。

在打出信仰牌时,如果一定要简单的以“是”或“非”来判定能否交往,就很容易遭遇挫折,而这正是不善于与人交往的表现,两败俱伤的情形很容易因此出现。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重要的是要善于洞察双方的关系“可以发展到哪里?”,并一张一张地看人出牌而加深友情,这才是人际交往的上策。

友情中需要坚守的原则

良师益友,是人生中一股向上的力量

与愚人恶人为友,不如像犀角那样独来独往

在青春时代,比如懵懂的学生时代,“尊谁为师,与谁为友”对每个人来说,意义都十分重大。

在这个阶段,我们接受信息的能力和愿望都十分强烈,可思想却又宛若天地之初,混黄一体,尚未有清晰的边界。面对横亘在面前的千万条岔路口,何去何从难以分辨。这时,我们亟需一个积极向上的力量来做指引,让人生走上更加光明的路途。

在2600年前,释迦牟尼佛就反复告诫人们:

莫与愚人为友,莫与恶人为友。

与愚人恶人为友,不如像犀角那样独来独往。

要与比自己优秀者为友,要与走真理之路者为友。若不能交良友,不如像犀角那样独来独往。

在释迦牟尼佛的教导中,常会出现“犀角”这个比喻。想象一下犀牛挺着一只角而独来独往的姿态,确有“孤高之人”的感觉。

宁可独来独往而不随便交友,这就告诉我们,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确是需要慎重选择的。因为,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乃至未来起决定性影响作用的,正是师和友。

沉沉夜色中,有了北斗星的指引,人们就不会迷失方向。好的老师,正是我们人生路途中的北斗星,心中惶惑不明时,望一眼那明亮的星宿,立刻就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选择朋友也是如此,交了品性不良的朋友,就会很容易误入歧途。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际交往中,朋友和老师的影响力不可小看。

必须拥有告诫和决裂的勇气

追寻真理、志同道合的同伴总会出现

目前,中学生在商店里偷窃的事儿比从前多了起来,他们多数不是一个人单干,而是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一起行动。小组里有人偷东西、有人望风、有人接应,还有人假装买东西。比如说在便利店里吧,假如当时店里只有一个店员,几个中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一起去作案的话,很容易就能够得手。

这种拉帮结伙去偷窃的伙伴,就是恶友。

这样的朋友关系,发展到五人、六人、七人、八人那样一个团伙一起去偷东西时,你想不参与都不行。你说不去,他们就会说出“当心大伙儿都不搭理你”之类的话来做威胁,这样一来,你也就不得不参与进去了。

这就是为什么和坏人交朋友,渐渐地自己也很可能会被带坏的原因。人有时候因为不能从坏朋友那里逃开,常常会出于同伙意识而参与做坏事。

这样的朋友圈是恶性的。如果真是朋友,就该有勇气告诫对方“这种事情做不得”。

如果由于你的劝阻,反倒引来对方的指责,那索性不做朋友也没有什么。

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一定要参与做坏事才能获得友谊,倒不如做一只我行我素、独来独往的犀角。追寻真理、志同道合的同伴总会出现,你又何必在意此刻是否有朋友呢?

对于已经建立的友情,如果朋友做了错事,要有能清楚地说出“你错了”的勇气,你必须该说就说。不然,他们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并因此而毁了前程。

不良朋友圈因何越来越大

品性不良的人,身边常会有很多缺乏勇气的朋友簇拥

现在,一对一的单打独斗很少发生,经常可以看到的都是一个头目带领一伙人去欺负一个人。这正是不良朋友圈的缩影。

一伙人欺负一个人,这真是一种卑劣的做法。

人多的那一方,看起来气势汹汹,然而多数都是外强中干。他们中有不少人本不想欺负人,但又因为害怕得罪头目而不得不一起做坏事。

只要跟随头目,就能得到保护,为惧怕受排挤而加入小集体。这正是缺乏勇气的表现。

遭受集体欺辱的通常是与众不同或同集体不协调的弱者,如转校生、身体有缺陷的学生,或公司里的新人等。

这样的一伙人,只要见到有些看不顺眼的对象,就群起而攻之,他们通过进行这种好像仪式一般的欺负行动来增强同伙意识。就如同“一起行窃就成了同伙”,这些人之间萌生出一种类似于犯罪组织的伙伴意识,欺负人就成为他们在一起时的主要活动。一起作恶的次数越多,他们之间的归属意识也就越强。

这样下去,那些曾经是受欺负对象的孩子,慢慢也会被这样的团体吸收进去,转而变成欺负人的人,去欺负新的对象。

于是,想加入恶势力团体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想在这样一个“恶”的保护伞下,不惜通过伤害别人以求得自保。恶性势力因此得到更快的繁殖,从起初的一个人,两个人,五个人、十个人……。

这就是“大家一起干就不怕”的心理。这真是一个悲哀的情形。

对“恶”的熟视无睹同样是可耻的

任何一点精神上的退却都将可能使你成为“恶”的奴仆

造成恶性现象扩大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老师的敢怒不敢言。

老师即是现实意义中的审判者。

试想,如果一个教室里有十几、二十多个人都参与了欺负人的行动,那么就很难确认究竟是谁干的。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如果犯人只有一个,老师也容易进行批评教育,但如果是一群人欺负一个人的话,老师就要为保卫一个人而去惩罚这十几、二十多个人,这令老师也感到十分棘手。

通常的情况是,老师即使掌握了欺负人的事实,也常常故意熟视无睹。因为这时欺负人的团体已经成为班级的主流,批评他们很容易引发班级崩溃,以至于所有的学生都不听自己的了。因为不愿站到一个恶的群体的对立面去,所以老师也敢怒不敢言,放任这种恶性现象日益扩大。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集体无意识。而面对这样集体无意识的行为,老师的沉默无异于给做恶者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对“恶”的熟视无睹本身也是一种恶,因为害怕自己遭到反对,而对“恶”做出妥协,这种行为应遭到我们的鄙弃。

一旦你开始从事一件事情时,你就不妨对自己说:“在这件事情上,我或者表现出勇气,或者只能陷于懦弱。我没有任何退路。”

是的,不管出于何种理由,一旦你选择了沉默,你就与恶站到了同一条战线上。此时,任何一点精神上的退却都将可能使你成为“恶”的奴仆。

敢于做个少数派

大多数人的决定未必就是正确的

大多数人的决定未必就是正确的,懦弱者常常更愿意用屈辱换回安宁。

恶的势力不但没有萎缩,反而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愈演愈烈,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日本有句古语,叫做“以和为贵”,这句话出自《论语》。

孔子在说这句话时,后面还跟着说了另外一句话:“和而不同”。意思是,少数人不是必须要服从多数人,一个人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不应以放弃自己的原则为代价,如此才是真正和谐的共生关系。

而在日本,这后一句几乎被完全的忽略了。

传统日本文化有着强烈的村落社会意识,那就是“大家都得一样,以团队精神行事就是正确的,标新立异就是错误的”。个人利益应尽可能地服从于集团利益,否则就会被视为另类而遭到排挤甚至制裁。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劳动力有一半以上是农业人口,人们有着强烈的村里村外的意识,和对邻村人的歧视意识,这样的情况甚至延续至今。

日本人会说,闯红灯大家一起过,那样就不害怕了,但法国人则可能说,脚是自己的,判断是要自己去做的。

另一方面,战后民主主义的投票选举原理,即少数服从多数的做法是一个不小的诱因,他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内心的从众心理。人们在这种情绪的蛊惑下,极易失去正确的判断,或者干脆变得麻木,人云亦云。

以前面所说的学校为例,孩子们认为班级大多数人所做的就是正确的,如果不参与就划不来。于是,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恶的势力越来越大的同时,就愈发被认为是正确的。

依我看来,以上两点就是滋生恶势力的土壤。

集体的决定或犯罪令集体外的人感受了一种强烈的压力和不安,为摆脱陷入被孤立的境地,就只好违心地融入集体,并成为集体力量中的一员对集体外的人施压。

如此看来,人的内心哪怕隐藏有任何一点恐惧,都会使他受魔鬼的利用。懦弱者常常更愿意用屈辱换回安宁。

与真理为友,就能直言不讳

会很轻易地被卷入到大多数人的势力中去,是因为心中没有区分善恶的标准。

当自己的想法与集体中大多数人的想法相悖的时候,抗拒或是妥协,这取决于我们判定善恶的标准是什么,是坚定地站在真理一边,还是更多的顾及自己的处境。

假若我们只是考虑,是否会因违背大多数人的决定而使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那么,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在他人或集体的行为出现偏差时,及时地予以劝导。要么站在集体一边,要么坚持己见,两者之间绝没有中间路线可走,要么与善为友,要么与恶为友,你必须做出选择。

在学校里,看见一群人欺负势单力薄的一个人或集体犯罪行为后,能立即说“这不对”的,一般都是接受过海外熏陶或有宗教信仰的孩子。

这样的人较少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在判定一件事情时,更愿意依据真理去采取行动、判定善恶,极少受到利益的羁绊或是被集体的意见所左右。而那些简单地认为大多数的意见就是正确的人,常常会被卷入大多数人的势力圈子中去,被恶的力量所控制,失去自我的决断力。

依据我的经验,从国外回日本的人能比较直截了当地指出“这是错误的。”这也提示我们要更多的与外界的世界沟通、融合,如此才能吸纳更多更为普世化的善恶标准,以此来超越国籍和村落社会意识的局限。

我因此而强烈感受到,今后的学校教育应开始实施这种国际化视点上的善恶的教育。

度过有勇气的人生

人们妥协了,真理就消失了

年轻人一定要心怀勇气,并将这份勇气保留到底。我们对重大事件沉默之日,即是我们的生命结束之时。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的只是惟潮流而动的人,未来的美好图景就将很难实现。

我们不能随波逐流于大多数人的意见,而是要以普遍的善恶标准来思考和行动。这个世界上不能没有能够坚决说真话的人,如果大家都知难而退、随波逐流,那么未来只会越变越糟。

年轻时就缺乏勇气的人,到年老时就更难拥有了。

当人怀着勇气并付诸行动后,一旦遭遇挫折,碰壁吃亏,也就渐渐失去了充满勇气的行动。如果你想着“这是一个少数服从多数的世界,如果大多数人都这样决定了,那就没办法了。”那么真理就不能在大地生根发芽。

人们妥协了,真理就消失了。

勇气需要培植和坚守,真正的有勇气是能够让心灵始终与正义同行。它并非生而有之,因为即便是那些年轻时就充满勇气的人,一旦成家以后,特别是有了社会地位之后,通常也会渐渐变得不敢直言,养成保守的做派。至于那些在年轻时就缺乏勇气的人,到老了就更不可能有勇气了。

实现真理,需要勇气。请拿出勇气来,度过有勇气的人生。

让勇气拓展你的人生轨迹

决不做一个无趣的年轻人

年轻人应努力成为话题丰富的人,多多表达自己的意见

关于勇气的话题,我还想再向年轻人说一点,那就是,希望你们成为有趣的人。

很多的年轻人都非常的认真上进,这意味着他们将成为时代的希望。而一些上了点年纪的人与他们会面后,却常常会得出和这样的年轻人见面很无趣的结论。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沮丧的评价,诚然,认真没什么不好,但如果被认为是无趣的人,那就未免会有视野狭窄、话题贫乏之嫌。

我在年轻时候决不是一个无趣的人。20多岁时,我曾住在纽约,那里的美国朋友常常说我是随和而幽默的。美国人给予能够直接说出自己想法的人以较高的评价,因为这样他们就能清晰明了地知道对方的想法。那是,我周围的人几乎都认为我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

我希望所有的年轻人都能够成为有趣的人。要做到这一点,你们就应关心各个领域的事情,这样在于朋友聊天沟通的时候,你们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成为能率直表达自己意见的有勇气的人。

惧怕失败的人已经不是年轻人了

人生最大的失败,是从来没有失败过

有挑战,就必然会遭遇失败,那些有远大目标的人常常会经历更多的失败。可是,惧怕失败就不是年轻人了。惧怕失败的人,他已经提前步入了人生的暮年。

人年纪大了,自然而然会变得保守谨慎,不敢并且不愿去尝试进行种种挑战。比如商业中的经营者,很多年龄大了就不敢再去挑战新事物,所以常常被时代所淘汰。到了一定年龄,就会被请出公司。

年轻人理应具有挑战精神。即使被老人劝阻“不要这样做”,也必须要有说出“无论说什么我也要干”的敢于违抗权威的勇气。年轻人就要不怕失败,敢于坚持自我和挑战权威。

说“自己没有失败过的人”,也就是等于说“自己从来没有挑战过”。

这句话也适用于我们的工作。什么都不做的人自然不会失败,那些越积极勇敢地工作的人,失败自然会越多。我们知道,新兴企业的成功率只有10%,但即便如此,如果没有勇气进行挑战,便无法开辟出新的道路。

在学校里,比如说在棒球队或足球队里,那些抱着“想成为替补选手”的志向而参加的人中,有一半能够实现目标。在成为正式选手后,接着不少人又会列出想要参加地区大赛、参加全国大赛等目标,这样一来,目标越高,难度就越大,遭遇挫折的可能性也就越强。想想看,若是有人设定了一个想要拿奥运会金牌的目标,那么有99.99%的可能,结果会以失败而告终。

任何领域都是如此,目标越高,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如果一开始人们就因为害怕失败而不去挑战,导致到头来一事无成,这才是比失败还要坏的结果。

我自己就遭遇过无数次的失败,这是难以避免的。只要不断挑战,就会不断失败。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降低目标,自然就能避开失败,但那样的人,是毫无挑战精神的,这样贫乏的人生难道是我们想要的吗?

我们必须明白,从来没有失败过正是人生最大的失败。失败多的人,说明他进行过很多次的挑战。所以,请不要惧怕失败,请满怀勇气去挑战。

人们的评价,总是在事后

请跨越我而前行,将我的失败转为智慧,走得更远

年轻人,应该有引领时代的远大目标。

新时代不是靠一个人开辟的,只有大多数的人都高举理想、前仆后继,即使途中尸横遍野也毫不危惧,新时代才有可能被开辟出来。

不要怕自己会失败,年轻人应该想“即使我成为尸横遍野中的一员,也要尽其所能”,甚至在自己倒下的地方,对5年后、10年后、20年后继承自己遗志的挑战者抱着这样的心情:请跨越我而前行吧,将我的失败转为智慧,走得更远。

“我才不服输呢”,你这样想着,并不断前进,渐渐地同伴就多了起来。当相信你的人增多以后,就形成了一个团体,又过了几十年,当你具有了一定影响力之后,社会就会给予你“也不全都是胡说八道嘛”之类的评价。

人们的评价,总是在事后。不要成为“若不能立刻得到好评就不去做”这样急功近利的人,只要自己认为“这是正确的”、“这是真实的”,就要对此保有挑战精神并坚持到底。

请不要惧怕孤独,怀着勇气度过强有力的人生!

但愿这一章对你有所指引。

图书网:勇气的力量pdf

继续阅读

→→→→→→→→→→→→→→→→→→→→查找获取

成功/激励

以极简的方式去生活pdf

以极简的方式去生活 内容简介 《以极简的方式去生活》极简主义、断舍离已经成为当今人们向往的生活方式,遗憾的是,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图书反映的都是欧美或者日本的生活方式。中国青年自身的生活方式与他们既有相同...
成功/激励

不急躁 让人生逆流而上pdf

不急躁 让人生逆流而上 作者:尚国芬 不急躁 让人生逆流而上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不急躁 让人生逆流而上 内容简介 常言道: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和那些渴望成功却总是安于幻想的人相比,爱折腾的人有更...
成功/激励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pdf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作者:(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内容简介 两条小鱼...
成功/激励

别让无效努力害了你epub

别让无效努力害了你 作者:琼华 别让无效努力害了你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别让无效努力害了你 内容简介 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什么一蹴而就,也没有什么一夜成名,所有的高手都是百炼成钢。 努力很简单,也很实在,...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评论:1   其中:访客  1   博主  0
    • 00
      00 9

      你好我想要這本書